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它承载着一项政治任务。要完成好这项政治任务,就一定要称好审计这杆秤。县级审计在未来的一种趋势应该是重视惠民资金审计、积极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加大对政府投资审计的监管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廉政建设、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一直都会是审计的最终任务。
刘家义审计长曾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特别加强民生审计。对于医保审计、住保审计以及农林水专项资金审计等一系列与民生切实相关的审计项目,既要保障资金的及时拨付,又要起到真正的改善民生作用。究竟如何真正的让老百姓受益?如何不再让老百姓怨声载道?第一是走出传统审计误区,改变滞后的审计手段。民生审计一般围绕惠民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展开,随着审计次数的增加,很多资历较深的审计人员往往凭经验、凭想象、凭一贯性来搞审计,造成审计结果不真实、不完整。要走出误区,除了要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觉性,审计人员自身增强责任感以外,还应该让群众参与,鼓励举报,提倡群众监督。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计算机审计水平。因为惠民资金一般资金量比较大、涉及的部门多、环节也比较多,所以如果全部靠手工审计去实现审计目标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只有通过提高计算机审计水平来打破手工审计的局限性;第二是要把审计真正的变成一种服务,而不能让审计变成“被服务”。民生审计就是应该真正的为人民服务,让每一笔惠民资金真正落实到每一户。目前,一些被审计的基层单位在接受审计时态度都非常诚恳,熟人也越来越多,难免会影响到审计的公正性。在搞审计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防范被审计单位的“服务”。态度好是好事,但是坚决抵制特殊对待;第三是要实施跟踪审计。由于涉农惠民资金涉及面广,事后审计难度大,对涉农惠民资金项目有必要实行事前事中跟踪审计,提前介入,重点关注项目规划是否符合群众需求。积极开展事前事中跟踪审计,更好地确保涉农惠民资金用到“刀刃上”。
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健全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促进廉政建设。让经济责任审计已经上升到一个重要地位,如何搞好经济责任审计?确保人民群众全面享受到从严治党的成果,如何将经济责任审计推向现代化建设的最前端?保护领导干部不被腐败气息所渲染。这就要求我们审计工作者:一是要认识新常态,创新审计方法。坚持依法审计,做好审计调查,推行审计公开,严格审计程序,坚决落实“一案三查”。对重点人员、重点地区、重点资金审计查出的问题要加大曝光力度和打击力度;二是要适应新常态,客观公正的做好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莫要陷入怕得罪人的死胡同,科学、客观评价党政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促进其依法行政、廉政勤政,提高执政水平和经济管理水平;三是要立足新常态,着力抓好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通过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贯彻落实“审计要促发展”的工作方针,揭示问题,得到整改完善和提高,达到审计要促发展的目的,确保取得积极成效。狠抓审计整改,整改不再是只完成任务,更多的应该是能举一反三,将审计发现的小问题当作大问题来整改落实,将审计发现的大问题像小问题一样整改得干净利落。提高审计的严肃性、重要性、纪律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民主法治的进步,面临的各种压力也越来越大,一些体制机制上的矛盾更加凸显。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改革和完善投资融资体制,规范工程建设管理,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成为投资审计面临的主要任务。投资审计是一项专业性特别强的审计,如何能把投资审计的功能发挥到淋漓尽致。首先,需要我们打造一支最专业的团队,目前,大部分投资审计部门的人员都是少而不精,还有很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业务知识匮乏。对业务知识的培训不可或缺,审计机构内部还可以组织年轻干部进行审计实例分析的培训。其次,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投资审计的法律标准还有待完善。存在缺口和风险的地方还很多,很有必要建立健全审计机构内部监督制度和规范业务流程的制度。再次,就目前机构内部“人少事多”的一个普遍现状而言,可以制定相应的内部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带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人员的警惕性。保证审计任务能够更好的完成。
总而言之,审计应该是不分种类的。身为一名审计人,就需要“审的”,审的了项目、审的了资金,有突出的工作能力和过硬的业务本领。这既是对人民群众负责,也是对审计本质工作的负责。身为一名审计人,就需要“审得”,搞一次审计就应该得到成果。除了要发现资金的缺口,找到容易出问题的薄弱环节以外,审计人员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的提出建议,方便被审计单位或者个人能及时的做出处理,查漏补缺,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查证问题,而不是让审计逐渐地被“常规”,更不能让审计变成一种应付。无论项目大小,力争有审必有得。身为一名审计人,就需要“审德”,审计人员在从审过程中应该严于律己,严格按照审计“八不准”办事,廉洁奉公,实事求是,别让审计变成一种套路,别让审计变得庸俗。广大审计人员必须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保持高度一致,同心同德。将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口号,变成一种常态。“审德”不应该是纸上几行字,“审德”也不是嘴上几句词。真正的“审德”应该从你我做起,在实践中践行。(石门局 陈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