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彩公益金管理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7-26 17:29 来源:市审计局 作者:武陵局 余向瑜 李伟玉
阅读次数:
字号:【

   近期,笔者参加了社会福彩公益金专项资金的审计。发现随着国家对民政福彩事业的重视和发展,公益金投入总量逐年递增,但是资金的使用涉及面广、布局分散,监管难度大,造成公益金被挤占挪用,甚至出现虚报冒领等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低质低效普遍存在。审计发现,专项资金一部分被拆分到社区(村)的项目,资金“撒胡椒面”,又散又乱,难以形成合力;有的项目底子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项目指向不准,致使政策效果不明显,从而使专项资金使用难以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是挤占挪用较为严重。随着财政预算透明度越来越高,向上级讨要工作经费的口子越来越窄,目前讨来的不是专项资金就是项目资金,形成专项资金越多,挤占挪用越严重的现象。一些基层单位因经费紧张,业务工作开展困难,为维持正常运转,不惜冒险违规,弄虚作假虚报项目,套取资金挪作他用。

三是结存闲置规模较大。审计过程中发现,由于专项资金到位迟,到年末就会出现大量结余的情况。同时,单位领导及财务人员对专项资金结余的管理意识不强,认为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没有合适的项目则不使用,让部分专项资金趴在账上没动,导致资金闲置,不能用或不敢用使专项资金没有产生社会效益。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是管理制度长期缺位。在使用管理上,依照上级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缺乏地方性的政策制度,对地方专项资金使用针对性不强。审计中社区村普遍反映不知道福彩公益金到底能在哪些范围使用,钱不多但是很不好用,担心违规。

二是项目申报程序粗放。项目申报仅仅只需向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打报告,领导批准签字即可通过。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后,对项目是否符合该专项资金使用范围、项目的可行性等方面缺失后期的调查,造成财政专项资金损失。

三是审批权力过于集中。资金运行相对封闭,财政部门对于资金的监督管理责任不明确,监督没有形成合力。审计中就发现由上级民政部门通过财政直接拨给社区村的项目资金漏洞大且问题多,就是因为这些资金财政没有具体监管,民政不知情也没有监管。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是要管住源头。财政等主管部门在分配专项资金之前,应加强对前期环节的审核把关,未经审核不予分配专项资金。对已纳入预算管理的项目,要有明确的效益标准,便于接受监督。使用单位要加强会计等基础性管理工作,提高财会人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确保财会人员科学规范的管理专项资金,严格实行专项资金专人负责、专账管理制度。

二是要健全制度。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对于专项资金的指标下达和资金去向,财政部门和各主管单位要层层把关,加强监管作用,特别是对资金金额比较大、与部门职能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影响和效益的专项资金要加大监管力度。

三是要评价问责。一方面通过绩效评价体系分析评价专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了解专项资金在相关领域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效益,项目绩效考评材料作为下年项目资金安排的依据。另一方面建立追责问责程序,对违反规定使用专项资金的情况,按情节轻重进行责任追究,作出相应处理。

四是要盘活存量。财政部门要及时了解掌握专项资金使用及结余情况,并按规定及时将各专户的沉淀和滞留资金进行清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绩效。对一些长期滞留部门账户的资金,要坚决收回预算,重新安排使用到该用的地方去。

 


归档时间: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