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今年大旱,津市林业的“万千百十工程”开展得怎么样。不久前,津市人大组织了一次常德市人大代表视察活动,我有幸参加了。一路上,代表们欢声笑语,车窗外满目翠绿。津市地税局长董小斌代表说,小时候,每逢家里砍树,对稍大一点的树,他父亲都要膜拜,口中念念有词。有时还拉上他去磕头,弄得他云里雾里,他父亲说稍大一些的树上都住有神灵。我听了有很大的触动,我父亲也喜欢屋前屋后栽树,76年病逝后,就睡在他亲手栽的树里,我不知道他的魂灵现在在哪一颗大树上。
我们第一站来到渡口镇李阳村,看绿色庭园。主人杨六贵是省级劳动模范,老两口都差不多七十岁了,经营着近百亩林地,三间平房的院子十分精致,屋前有口渔塘。渔塘边的楠树开满了紫红色的花,鲜艳极了。说起老两口的植树经,老杨的眉飞色舞。当年荒山分到户时,他家才十多亩,但老杨钟爱种树,随后几年,他陆续从他人手中盘过来几十亩。那时干劲也大,没有机械,他愣是在山上人工挖土开壕,挥汗如雨。大家笑他不到田里抓经济,跑到山上瞎折腾。后来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他看准时机再一次扩大了林地规模。看着眼前葱绿茂盛的林木,老杨象看着孩子一样亲切。谈及将来的打算,他说孩子们在外打工,吃不得苦,不想接这个班,话语间透出了一丝无奈。倒是婆婆开朗些,“俺两个的身子骨结实着呢,还干个十年八年没问题,麻烦人大王主任明年给老伴评个全国劳模啊。”
话别两位老人,我们一行到了棠华乡药山村。药山村有药山寺,系佛教圣地,此行的竹林场就在药山寺的背面。几百亩竹林,依山蜿蜒,甚是秀美。药山村妇女主任陈三英是常德市人大代表,用她的话讲,她这个代表就基层得不能再基层了。去年开人代会选市长,三英还得了十几票呢。面对大家的打趣,她哈哈一笑“心安理得咧,反正我没投自己的票”。三英做着活林木生意,一路上用夹生的普通话和客户谈生意。近几年,城市绿化导致活林木市场红火,部分老百姓和一些经营者图眼前利益,把一些稍大的树都挖卖了,影响了林木生态。三英早已意识到了,她以配管小树苗为主,虽然来钱慢,前景还是比较好。这次市里的银行募集基金,她一个人认购了四十万,说是支援地方搞建设,出点力是应该的。看到药山村的通村通组公路都打了水泥,三英说全凭村里自行筹集资金,没向政府要一分钱,也不欠一分钱的账。竹林场上面有一个水库,由于三面都是陡峭的山峰,植被丰富,水库宛若锅底,蓄水量大,水呈浅蓝色,清冽异常。有几次,和朋友到水库里玩,就直接喝水,沁人心脾。今年持续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比平常浅了许多,三英说,还有七米的水深,她指着裸出的库坝说,今年想把库坝硬化一下,村里的账算不过来,还有几万缺口,几位代表答应想办法解决。
第三站是视察新棠公路绿化带,公路沿线绿化是市里“万千百十”工程的一部分。白衣镇朱国贵书记介绍说,为抗旱保林,镇里统一组织劳力,五天浇一次水,分段专人看管,苗木成活率全市最高。朱书记皮肤黝黑,人称“黑皮书记”。他的推行力是非常强的,曾在市里举办的“清华大学干部管理培训班”学习过,套路很多。为了抓好绿化工作,镇里几位村支书被他折腾得够呛,环保意识、责任分解、现场办公、考核评比…..就连三伏天,他都亲自蹲在现场督导抗旱保苗。虽然累,但乡亲们都服他。
随后,我们视察了近郊大旗村尚未绿化的千亩荒山,这涉及到林地流转合同的问题,办事处、林业部门很头痛。人家已经花钱买了,但就是不栽树、不开发、不转让,他就撂在那儿,谁也管不着。代表们觉得还是要做深入的分析,搞清楚真实原因和意图,再对症下药,不能太急。我想这位老板是不是有个“小九九”。眼看城区开发速度加快,他这块荒山不久将成“香饽饽”,分明是待价而沽嘛。但不管怎样,种树能有错吗?大旗那边就是张家滩和澧南垸,我老家就在那儿,小时候经常过河到大旗山捡柴禾、挖红薯。所以,即使森林覆盖不是甚好,我仍然觉得它有亲切感。
下午看视频、听汇报和座谈。我挨着林业局长雷志宏坐着,老雷介绍,津市嘉山森林公园已经启动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规划的主题是“观山武陵源,游水毛里湖”。拍的两个宣传片,一个是森林公园,一个是毛里湖湿地。苍翠欲滴,白鹭点点,美轮美奂、赏心悦目。我想这只是几个点,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津市大地,还有古大同、关山、三湖呢,若有巧手把她们串联起来,谁还羡慕“北上广”的人流和车流呢?发言时,我提了两个小建议:一是这两个片子要在桥头广场向群众播放,让大家都感受一下。二是与嘉山遥相呼应的西山采石场要处理好,一座好端端的山被挖开,非常刺眼,活生生就是个伤口。我不懂风水,但是好的风水,一定要给人以美感!最后,我还建议把“游水毛里湖”改为“亲水毛里湖”。人大王主任深以为然,他对我市的林业工作提了几点要求:规划先行,全民参与、加大投入、完善机制。末了,我戏谑几句:昔有孟姜女,今看陈三英;津澧要融城,林业需先行。
(湖南津市市审计局 蔡德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