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开展审计精神提炼活动,对于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形成思想共识、凝聚精神力量,助推审计事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审计报的要求,笔者觉得可提炼出的审计精神为:秉公执法、为国为民、改革创新、务实清廉。
先说秉公执法。秉公执法是审计精神的本质要求。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作为国家治理工具,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必须按照规定的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并严格地遵循审计准则、审计标准的要求,进行证明资料的收集,做出不带任何偏见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公正的审计评价意见和进行公正的处理,以正确地确定或解除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必然要讲公正、公平、为公、奉公,才能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才能取信于审计授权者或委托者以及社会公众,才能真正树立审计权威的形象。
再说为国为民。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审计的目的要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实现“中国梦”。为国为民是辩证统一的,作为审计精神是非常恰当。以人为本,审计为民,寓监督于服务中,加大对社保、教育、医疗卫生、拆迁工程以及涉农资金等方面的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侵犯群众权益的不法行为,敢于为百姓撑腰,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只有心系群众,才能服务人民,做到服务人民,才算是以民为本,审计工作始终要树立为国为民的精神。
还有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民族灵魂,创新推动发展,发展永无止境。将这一表述浓缩在审计精神里,很有必要,是打造审计机关进取形象和构造审计人与时俱进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客观要求。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当前,解决审计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应以和谐审计文化为基础,推动审计创新,及时掌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状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跳出审计看经济,立足经济看审计,不断拓宽审计领域,改革创新是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最后是务实清廉。务实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注重实事求是,踏石留印,不尚空谈,不容虚飘,在海量枯燥的账目数据中发现问题、找出矛盾,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改革深化和加强管理。可以说,务实是新时期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需要鼓励和彰显的审计人职业精神与审计部门的工作特征。清廉是所有审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廉为清之源,无廉则不清”。审计人员面临着方方面面利诱和压力,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审计干部都要坚持原则,把握自己,不闯红灯,不碰高压线,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移,不为钱所动,坦坦荡荡地办事,清清白白地做人。
总之,审计精神提炼要体现时代性和审计专业性特征;其目标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审计精神的提炼过程,也是审计人员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形成共同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的过程。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一定能提炼、总结出有深刻的思想性、高度的概括性、历史的传承性,能够体现审计人秉公执法、为国为民、改革创新、务实清廉精神品格和风貌的审计精神。(耿中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