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虚假申报骗取惠农补贴资金案例

2023-06-30 11:38 来源:市审计局 作者:袁张力
阅读次数:
字号:【

案例背景:为切实加强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落实情况监督管理,促进党的各项强农惠民政策执行到位,我局重点开展农机具购置补贴专项审计,发现骗取冒领惠农补贴资金的问题。

发现疑点:审计组通过低保人员名单与惠农机具购置补贴表进行数据对比,发现某低保户购买价值25000元的饲料混动机,领取8000元。按照常规分析,农村低保户的收入水平购买高价值的农机具不太合理,可能存在骗保的情况,决定入户调查核实该户。

调查处理:现场调查发现,某农户并未购买饲料混合机,S农机公司曾借用农户的身份证和一卡通存折,并安排其照相存档。农户也并未领取8000元补贴。通过进一步调查,S公司共借用了11个农户的信息购买了该农机具,并申请补贴。根据审计调查结果和取证情况,审计组认定,S公司通过假借他人证件编造虚假销售资料申报补贴的方式,违规骗取惠农机具购置补贴。审计机关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务,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规定,认定S公司的上述行为涉嫌构成诈骗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意义启示:在近些年的农村农业改革中,一直在持续优化财政支农投入供给,提高农业补贴的力度,推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牧民补助奖励等补贴工作的开展,但在农业补贴资金管理和审查方面却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资金管理和补贴审查不严谨问题尤为突出,导致很多农业补贴资金并没有得到合理地使用,甚至由于审查等问题,导致很多农业补贴遭到了冒领。通过审计,加大农业补贴资金管理和农业补贴发放问题的监管,让农业补贴能够发放给真正的种植农民。

归档时间: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