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审计局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19-03-19 09:42 来源:市审计局
字号:【

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政务公开工作要求,由常德市审计局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支出情况、其他相关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常德市政府网站和常德市审计局网站上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疑问,请联系:常德市审计局综合计划科,电话:7722060。

一、概述

2018年度,市审计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战略发展目标,狠抓工作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和答复工作顺利开展。

1、工作机构和人员情况

根据《条例》要求,设立了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配备3名工作人员。

2、制度规范建设及落实情况

完善了政务公开管理办法和审计结果公开办法,明确了政务公开的目标、程序、职责和过错责任追究,做到以制度促规范,用制度管事管人。及时更新维护了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微信微博、门户网站等政府信息公开载体。

3、基础性工作开展情况

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政务公开工作,研究通过了《常德市审计局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对本系统从事政务公开的工作人员进行政务公开业务培训,明确了市里和局机关年度政务公开的要点精神。

4、主要做法和经验

成立了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形成了主要领导主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科室落实、监督科室督导的工作体系。狠抓了督导考核,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局机关绩效管理考核,由局政务公开办和执行科进行定期督导检查,通报督查结果。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单位2018年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09条,全文电子化率100%。

 1.公开程序更加规范。充分利用单位门户网站、报刊杂志、审计管理系统、固定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微信微博等公开载体公开审计工作,发挥各载体的优势,全面、准确、快捷地反映审计信息。对法律规定有时限要求的政府信息,在规定的时限内向社会公布;对一般事项及时公布,对行政权力运行和公共服务的相关信息长期向社会公布并及时更新;对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随时向社会公布。每年的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涉及民生和宏观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审计项目,在项目结案后及时在网站公布。对于审计业务动态,做到事后两日内及时公布。
    2.公开内容更加丰富。除审计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年度项目计划、动态信息等审计监督业务和内部管理、财务管理、重大决策、考核考评等行政事务进行公开之外,一方面加大信息动态公开力度,编发《审计要情》11期,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省审计厅领导的重视与批示;对不涉密的要情专报,全部以政务信息方式进行了公开。另一方面加大对结果公告的公开力度,对已完成并整改完毕的审计项目做到了100%公告,全年共公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投资审计、民生专项资金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审计结果23篇。

3.行政权力更加透明。一是公开执法依据。将审计法律法规、审计准则等执法监督依据以及各项审计管理制度全面向社会进行公开,同时对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年度审计项目调整计划及时在门户网站公开。二是推行审计过程公开。对审计项目的实施程序、各审计环节的科室职责、监督方式予以公开;进一步推进决策过程公开,全年共召开集体审议会11次。三是推进办事透明。制定并严格遵循了审计自由裁量权基准和审计执法指导案例,对审计查证的每一类型问题,提出明确的定性依据和处理处罚标准,在集体审议中严格对照标准执行,做到执法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四是做好机关内部公开。机关经费收支、审计项目成本、职位竞聘、机关管理、目标考核结果等在机关内外网、干部职工大会上进行公开。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单位2018年度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0件。

四、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

本单位2018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询0次。本单位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为98057次,其中按点击率排序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依次是:审计动态、审计结果公开、通知公告。

五、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

本单位2018年度没有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

六、政府信息公开支出情况

本单位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的支出约为6万元。未发生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相关的费用支出。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8年,本单位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体现在:审计结果公告推进需进一步提速,公开宣传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工作方式方法需进一步创新。2018年,进一步加快审计结果公告速度,促进规范管理;充分利用特邀监督员等形式,加强政民互动,在审计工作中充分吸纳和反映社情民意,扩大信息公开范围,提高网站运行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