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简况
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预算法法定,每年都是我局重头戏。我们将研究贯穿审计全过程,研究政策,研究审计对象,研究组织方式和审计方法措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但益于有力的组织形式,有效的审计方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案件线索移送处理有影响
通过审计、延伸调查,向县纪委、监委移送案件线索4件,涉及移送人员正科级干部3名,其他干部12名,4人被立案,1人被判刑。
(二)查出问题金额较大
通过审计共查出问题金额2.62亿元。
(三)揭露了乡镇村居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寻求县政府、人大支持,催生了一系列制度文件出台。
一是在审计报告中揭示了挪用专项、财务管理不规范方面的问题、国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审计建议;二是撰写了《跟踪资金流向 强化监督问效——“六个聚焦”之聚焦“财政资金使用”审计情况综述》、《强化监管,增强专项资金使用绩效》和《健全机制,堵塞民生补贴监管漏洞》等多篇审计要情,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审计情况及处理建议,得到了县委书记、县长等县领导批示,并催生了一系列重要的规范性文件制度。得到了书记、县长等县领导批示,催生了诸如《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的实施办法》《石门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制度。
(四)整改效果较好
1.审计追回违规资金上缴县财政金额较大
此次审计县共处理违规资金126.29万元,其中直接收缴县财政资金44.01万元,移送县纪委县纪委监委处理,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清退收缴88.28万元。
2.被审计单位问题整改较为到位,并出台了多层级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制度。
二、项目实施经验做法
(一)项目组织上,有机统筹,形成合力
我们全局各股室联动,精心设计工作方案,科学分工协作。县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县审计局成立了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将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与经责审计、专项审计有机统筹,成立了7个审计组,我们组与其他审计组坚持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工作方案、统一处理原则、统一报告内容、统一要情提炼的“五统一”要求。审计期间,审计组还积极完成上级审计机关统一部署的隐性债务化解专项审计核查和政府融资成本专项审计调查工作任务,与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委巡察、纪监委紧密联系,形成预算执行审计的整体合力,保证了审计成果实现:揭示问题有力度,移送处理有影响,撰写要情信息有效果,催生文件制度有分量。
具体工作落实到位也不容易,开始被审计单位对部分问题不太重视,如对乡镇村居的财政财务管理,认为村居自治,存在的问题由村居自已整改,财政的责任是指导。我们一方面为被审计单位进行政策宣传,一方面与人大沟通,并立即下达整改督促通知,财政引起了重视,出台了相关文件,相关管理有了文件规范,整改效果好;审计工作报告人大上会后,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专门召开查出问题整改交办会,会上常务县长亲自向各问题涉及单位交办整改清单,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向人大常委会汇报,与政府、人大监督形成合力,让他们正视自身的问题,保障了审计整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在审计方法技术上,凸显了大数据特色元素:应用大数据审计技术,采用“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精准定位、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模式,采取现场审计与大数据审计相结合,积极探索了大数据审计模式。审计组成员在研究中审计,审计中研究,形成大数据审计成果多个,有两个成果分获市级二、三等奖。
我们从被审计单位采集了2019年以来的指标数据、支付系统数据、非税收入数据、账务系统序时账数据,公职人员信息表、财政补贴一卡通等数据,将这些数据清理导入数据库,然后进行技术分析比对:一是通过摘要查指标使用合规性,以此确定预算执行情况,查找大财政预算执行问题;二是通过补贴数据收款人信息查资金流向,分析可能存在的虚报冒领,找出关键人;三是分析非税缴款人,查可能存在的违规收费行为……找到相关疑点后,我们进行了实地访查,查实了一些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找出了财政补贴发放相关疑点,据此核实,发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存在超发补贴的事实,并在县委巡察组之前将问题线索移送县纪委监委,巡察组跟进深挖,牵出该局优抚股股长王威的贪污案,立案处理4人,1人被判刑。
总之,必须要组织有力,方法有效,还需将研究贯穿始终,才能做好审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