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华审计长: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依法审计能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明确了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主要任务,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审计机关要认清形势,找准位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依法审计能力,为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加强宏观调控,保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
发展观是对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动力、目的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使发展的内涵更加清晰,发展的途径更加明确,发展的眼光更加深远。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审计工作中贯彻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把推动审计事业发展的着力点牢固放在依靠审计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在审计工作中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审计工作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对审计工作来讲,所谓“全面”,就是各级审计机关都要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全面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工作水平;所谓“协调”,就是要使审计工作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相适应、与国家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进程相适应,使审计管理、审计机关的“人、法、技”建设与审计业务工作的发展相适应;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明确审计工作的发展目标,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切实提高依法审计能力,争取经过努力使审计工作隔几年就能上一个新台阶。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依法审计能力,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自觉地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善于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来考虑审计工作的发展问题,牢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不断加大审计力度。选择审计项目,确定审计重点,始终要把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审计中,要关注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改革和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建设和谐社会。要高度重视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
发现问题、揭露问题、抓好整改,是审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三个步骤。一项审计工作结束之后,必须督促被审计单位认真执行审计决定,纠正存在问题,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要督促他们吸取教训,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加强管理。从这些年审计发现的违法违规、经济犯罪以及损失浪费等问题看,固然有体制、制度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因素,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些部门单位对财政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管理不严,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问题时有发生。
要通过审计督促各部门单位重视加强财政财务等各方面的管理,强化内部控制,落实管理责任,预防各类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切实做到依法理财、依法行政。总之,提高审计机关依法审计的能力,第一位的要求就是要提高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审计工作的能力。
二、继续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提高审计监督效果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是审计工作行之有效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这一方针,关键是要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出发,选准重点、抓住重点,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前,要进一步加大对有资金分配权的部门的审计。政府部门处于国家经济社会管理的关键部位,其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加强对政府部门的审计监督,促使其带头依法行政,加强管理,对于建设法治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这些年的审计情况看,政府部门在资金分配、财务管理等方面有了加强和改进,但仍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主要是有些权力运行还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
政府各部门是财政支出的主体,很多部门掌管财政资金的再次分配权,加强对政府部门的审计是强化对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对资金量大、有预算资金分配权和下属单位多的部门,要有计划地进行重点审计,促进规范财政财务管理,合理有效地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依法履行职责,将国家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强化对重点项目、重点资金的审计。重点项目、重点资金直接体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和重点,为促进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必须加大对重大投资项目和重点专项资金的审计。近年来,为改善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国家在“三农”、就业、环保和社保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审计监督保证这些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是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要通过审计严肃查处挤占挪用、滞留闲置、损失浪费等问题,评价资金的使用效果,提出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果的建议。要特别注意揭露和反映影响宏观经济效益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促进有关部门研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进一步加强金融审计和企业审计,促进经济健康运行;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促进依法履行职责。在各项审计中,都要把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作为重要内容来抓。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是审计机关的首要责任。当前,我国财经领域中弄虚作假、挤占挪用、贪污腐败等违法违规问题还比较普遍,特别是在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一些不法分子会借改革之机,化公为私、损公肥私,侵吞转移国有资产进入小集体或个人腰包,对此,审计机关必须予以高度关注,严肃查处。同时要积极推进效益审计,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三、积极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促进政务公开
近年来,伴随着政府工作透明度的加强,各级审计机关在审计结果公布方面积极探索,力度不断加大。但作为规范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尚未在全国普遍推行开来。2002年,经国务院领导同意,审计署决定逐步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2003年,审计署将全国审计机关对防治非典专项资金的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告,标志着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正式启动。
2004年的审计结果公告力度进一步加大。实践证明,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审计事业发展,加快审计工作现代化进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实际需要;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把审计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促进审计发现问题的纠正和整改的重要手段。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推进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审计工作发展,提高审计监督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一步要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不断完善、规范有关的制度和做法。
四、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强审计队伍的自身建设
在全党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中央着眼于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使我们党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先进性而做出的战略决策。各级审计机关要按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扎实地开展好这一活动,进一步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推动审计事业发展。
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各级审计机关领导干部领导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的能力;二是要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党员在审计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要坚持边学边改,切实纠正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组织全体审计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策理论水平。
要切实培养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作风,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项审计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审计机关的廉政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廉政工作体系,严格执行审计工作纪律和各项廉政规定。要通过不懈努力,造就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审计干部队伍,推动审计工作加快发展,为加强宏观调控、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利益、促进廉政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人民日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