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预算执行审计 推进部门预算改革
近年来,我局始终将开展好部门预算审计摆在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水平,强化审计“免疫功能”,积极为市委市政府宏观决策服务作为财政审计工作目标,努力转变组织方式、创新审计思路、革新技术方法、加强成果转化。近十年市本级共安排部门预算的审计项目65个,结合其他项目开展部门预算审计内容的项目100多个。查处违纪问题金额近亿元,移送纪检监察部门违纪问题线索5起,其中受到纪律处分的8人,审计后由市政府及财政等管理部门出台规范性制度和文件12个,有力推进了我市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科学性和预算执行的合法性、有效性。主要做法是:
一、部门预算审计范围逐步向重点资金和单位转换。
一是始终坚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第一要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以及人大关注的热点内容,树立部门预算安排是为促进某项社会事业发展服务的思路,注重从政策措施以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更好地发挥地方预算执行审计在政府决策中的参谋作用,充分体现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的价值。
二是围绕财政改革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开展审计。财政的部门预算改革进行到哪里,审计就应该跟踪到哪里。对有非税收入、收费和管理使用较大数额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部门强化监督;对一般性经费收支的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由于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收支的数额也不大,则可以在明确重点审计内容的情况下,统一安排审计调查,以提高效率。同时扩大对所属二、三级单位的延伸审计面。随着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改革的逐步到位,一些问题下沉或向外单位转移的情况不断增多。扩大对二、三级单位的延伸审计面,才能发现本级部门单位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全面地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三是部门预算审计内容有机结合。按照“大财政审计”的思路,对重点行业、重要部门、重大资金使用单位,采取定期安排专门的部门预算审计;对政府全年预算执行有重大影响的,纳入财政预算执行(同级审)的范畴安排审计;将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纳入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或绩效审计调查的主要内容范畴。
二、部门预算审计内容逐步向绩效与资源环境、民生审计转型。
我们始终坚持“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的审计思路,继续加大在部门预算审计中绩效审计方面的力度,注重从体制上、机制上分析和揭露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管理服务,为人大审查、监督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服务,强化对财权的制约和监督,促进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和财政绩效提高。
一是审计职能进一步拓展。我们注重把握部门预算审计工作发展趋势和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建立了审计、调查、分析、反馈紧密结合的业务循环过程。通过审计分析,从收入结构上评估政府财力的发展后劲,从资金投向上评估地方政府的行政理念,从支出重点上评估公共财政体制,从资金运行上评估政府管理水平,促进政府及部门依法行政,帮助增加财源、提升绩效、加强管理、规避风险。
二是突出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我们将相关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统筹考虑,形成一个以资金或专项为主体的审计课题,以全部财政性资金为核心,重点关注财政收入增长质量和潜力、关注民生、关注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在前几年摸索性的进行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科技经费投入产出等绩效审计基础上,近年又开展了教育资金、城建资金、再就业资金、环保资金、财源建设资金、城市低保资金、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污水处理厂和廉租房建设绩效的审计和审计调查,取得的素材充实、说服力强,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三是积极与财税部门建立应有的信息互动平台。在财政编制部门预算方案时,我们就提前介入,及时掌握方案编制的原则、办法和程序等情况,改变单一的事后审计监督方式,变事后审计为事中审计,变就地审计为远程审计,逐步形成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审计有机结合的监督机制。同时积极运用AO审计系统进行辅助审计,从实际出发,走自主开发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路子,使计算机在审计查证、分析性复核、审计信息的收集、筛选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注重审计成果逐步向宏观开放问责转变。
一是部门预算审计揭示问题深刻。主要反映在预算不够完整、不统一,预算编制较粗放、内容不细化,预算编制方法较简单、不够科学,预算编制时间短、程序不够规范;预算执行随意性大、约束力不强,预算不够透明、监督力差和财政支出效益不高等问题。如我们在今年同级审安排的6个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就发现2010年度预算追加金额较大,占年初批复预算的70%以上;部分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不到位,违规减免非税收入496万元;违规在下属单位报销费用385万元;公用经费挤占项目资金100余万元等问题。
二是审计建议采纳率高,整改比较到位。近几年市政府常务会议在听取预算执行及部门预算审计情况汇报后,均以会议纪要的形式明确了审计揭示问题的跟踪问责和督促整改落实机制。根据审计情况和建议,市政府在加强部门预算管理方面,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市本级非税收入预算管理的通知》、《常德市部门预算编制管理暂行办法》、《市直单位预算级次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规范性制度文件,审计发现的问题责成各单位限期整改,部分部门预算的审计报告已连续4年在报纸和政府网站实行公开,审计成果得到充分体现。
结合部门预算审计情况,我们认为,财政部门预算改革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改进预算编制方法,细化预算编制内容,改进财政预算资金拨付方式,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实行政府采购,实施收支分类改革等,以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体系。要在公共财政、综合预算、公开透明、绩效评价、节俭节约等原则基础上制订科学合理的预算定额,加大对项目专款专用的使用监督力度,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一、强化部门预算执行改革。完善国库(财政)集中支付办法,把人员工资、津贴、补贴纳入集中支付。加强财政建设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银行开户、资金支付、财务核算。改革二级预算单位财务核算体制,部门下属的全额预算单位由主管部门集中核算,下属单位较多的主管部门可建立核算中心,专门负责有关单位的财务核算。逐步推进公务人员职务消费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公务卡制度。改进部门结余资金管理,鼓励单位节减基本支出,当年节减部分可结转下年使用;各部门年末要对本单位专项资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清理并提出处理意见,财政部门统筹安排部门结余资金。
二、落实部门预算管理主体责任。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及下属单位的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和资金安全负责。预算部门要设置或指定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具体负责预算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预算和财务管理制度,自觉遵守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政策、纪律,合理安排支出进度,严禁无预算支出和超预算支出,确保预算收支计划的完成。逐步试行部门预算向人大报告制度,接受人大审议和监督。
三、实行分类部门预算管理。部门所有的收支都要编入部门预算,以保证部门预算“全面、真实、准确”反映单位实际收支情况,部门所有下属财政预算管理单位都要纳入部门预算编报范围,并单独反映。根据单位机构编制性质,科学划分单位财政管理方式。全额预算管理单位的所有收支应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单位财政原则上补助编内人员基本支出,财政补助单位按有关政策给予补助,自收自支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依法收费和经营。做到一个部门有一本科学、细致、有针对性的预算。
四、完善财政支出的资金分配机制。继续扩大预算定额范围,把部门间共性支出与单位的人员、办公设备、办公面积等相挂钩,对有市场服务价格的支出项目,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确定相应的支出标准定额,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压缩公务接待、外出考察、出国出境支出。财政投资的建设项目要按照项目性质分为纯公共项目、准公共项目、重要经营性项目三类,在财政保障上予以区别对待。建立财政建设项目库制度,按照项目预算绩效、项目实施条件、实施部门工作计划以及年度财力状况,确定是否列入当年财政预算或调整当年预算。
五、加强预算支出的分析和管理。部门预算单位要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制度,特别是重点预算项目支出的统计分析,项目预算资金不得相互挤占、混用。财政部门要合理控制预算进度,基本支出和经常性项目支出应按时间进度拨付,加强对部门预算支出和财务管理的检查分析,加快建设预算编制、指标管理、库款拨付、数据统计等信息管理系统,不断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效率。对未列入当期资金使用的支出申请,财政部门原则上不予受理拨付,突发性公共支出财政部门应及时列入当期预算资金使用计划并拨付。
六、完善预算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要建立对全省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办法》,各部门预算单位应制定年度专项预算绩效评价实施计划,把预算绩效作为考评专项工作和编制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对预算绩效明显的项目,优先安排财政预算。要根据专项资金性质完善相应管理办法,细化和明确各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建立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资金来源、支出计划、资金拨付、审核审批、年度决算、绩效评价等工作程序;加强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分析评价,突出财政资金的重点导向作用和杠杆作用,扩大财政资金效能。
七、健全预算管理监督考核机制。将部门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情况列入党委政府对部门工作考核的范围,健全财政资金财务监管和审计监督机制,财政部门要健全部门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考评制度;审计部门要建立部门预算资金使用定期审计制度,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部门预算执行中最大违纪案件的检查监督,各部门都要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落实政务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增强部门预算透明度,推动部门预算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