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基层审计队伍结构刻不容缓
据审计调查,当前基层审计机关队伍呈现严重失衡现象:
一是队伍年龄结构不尽合理,人员老化现象严重。目前,全市审计机关普遍年龄偏高,全市审计机关共有审计人员306人,平均年龄44岁,30岁以下人员19人,占全部人员的6.3%。如石门局在岗人员29人,其中40岁以上的17人,平均年龄达46岁,无30岁以下人员,审计队伍人才出现明显断层。
二是人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知识单一,高职称、高学历、“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少。首先,职称分布不平衡。全市审计队伍中有会计、审计专业职称的137人,占44.8%;懂管理、法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的19人,占6.3%;特别是工程和计算机人才缺乏。“一专多能”、综合型复合型人才更少。其次,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少。全市有职称的173人,其中高级职称21人,只占有职称人员的12%,占全部人员的6.8%。全市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2人,大部分区县(市)第一学历为本科的不到20%。如临澧局全局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7人,专科以下学历25人。审计人才的分布没有形成合理的梯队,审计人才青黄不接。
三是队伍的官兵结构不合理,审计一线人员严重不够。全市审计机关一线审计人员所占比例普遍偏少。全市审计队伍中领导干部占全部人员的33%,管理人员占30%,一线人员不到35%。如武陵区局实际在岗16人,局班子成员6人,直接从事一线审计的(含3名局领导)只有8人,约占全局总人数的50 %。石门县局29名在岗人员中,领导和综合部门占20人,业务部门仅9人。这种结构,造成了审计任务重与审计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
四是审计人员进人大多是政策性安置,且不懂业务的人员居多。近年来调入的人员多是政策性安置或照顾性“养老”进来的,且多为领导干部。这部分人多数是不懂业务,审计机关班子的配备中从内部提拔任用的很少,交流出去的也少,大部分局从1984年成立至今内部提拔的干部不到20%,造成审计机关内部没有活力。
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管理体制的影响。审计的双重管理体制,干部管理主要从属地方,上级审计机关只起备案作用,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人才引入机制不活。一般高校毕业生和年轻业务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的招聘,很多基层审计机关的人员引入主要靠行政调入和军转干部安置,普遍年龄偏大,容易导致年龄老化。三是编制受限录用无门。编制管理部门对编制的控理较严,单位无法引进年轻人才。大部分审计局实有人员超过编制数,无法调入、引进有专业技能的年轻人才。四是任务过重培训过少。按现有的审计力量,每局每年只能完成审计项目30-40个,而近几年均达到80个以上。繁重的审计项目任务和业务人员匮乏的矛盾,使长时间的后续教育培训无法进行,审计业务人员的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提高,专业知识传统单一。
为此,建议: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应该加大对审计队伍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对审计部门领导班子缺额时,应从本部门优秀骨干中选拔任用,非从外单位调入不可时,应以熟悉审计业务为基本条件。同时在对干部的培养、考核、选拔和使用上,要向审计部门倾斜。二是适当增加编制,逐步解决年龄结构问题。要针对审计部门的职能所需,适度增加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同时,当专业技术人员缺额时,要及时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拔、录用,以造就一批既热爱审计工作又一专多能的年轻的复合型审计干部。增设审计部门二级机构。随着计算机审计、民生工程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任务不断加重,可以通过增设二级机构来壮大审计队伍。尤其是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单独设立专业审计机构。四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基层锻炼、网络上传等多种方式,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的培训格局,加强对审计人才的培养。(市局石门局 何琼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