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审计局:企业审计“试水”“三位一体”审计监督新模式
为缓解审计任务重和审计力量严重不足的矛盾,积极落实全省审计工作会议要求。今年,常德市审计局首次尝试构建“三位一体”审计监督大格局,整合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方力量,共同参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项目。
一是人员严格把关。审计项目开始前,对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人员的执业资格、专业水平、从业经历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聘用人员满足项目需要。专门组织对参审的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纪律教育,签订保密和廉政服务承诺书,明确政治要求和纪律要求,划定工作红线和准则,规范其从审行为。同时,建立工作考核机制,督促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人员认真履职尽责。
二是分工各尽其才。根据各国有企业具体情况,每个项目按照集团公司+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的组织机构或者综合组、财务组、工程组的业务分块分为3-4小组,每小组均安排一名审计机关业务骨干为小组长,内审人员、社会审计人员按照专业、年龄、经验等方面情况合理分配到各小组,充分发挥了人员优势的“协同效应”,做到人尽其才。审计过程中,强化项目审计组内部调度力度,采取项目主审与小组长每天碰头、项目审计组全体成员每周碰头的方式,及时沟通、交流工作情况、确定工作重点、调整工作思路,让内审人员和社会审计人迅速熟悉审计业务流程,掌握审计方法。
三是管理健全有效。建立了抽调、聘用审计人员考核机制与后勤保障双轨并行制度,针对内审人员、社会审计人员的工作表现,按照考核办法为其打分并反馈到所在单位,将其作为下次选用参考标准之一。同时,切实保障内审人员和社会审计人员的正当需求,用制度机制保驾护航,用感情留人用人,增强责任感、获得感。
据悉,此次交建投、文旅投等4家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项目共聘请16名社会审计人员、28名内审人员。常德市审计局将进一步探索运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力量的方式方法,形成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有机结合,为审计全覆盖提供人力保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